早七晚五,上个周日又潜行到临沧了。
在安逸的环境里总是觉得无所事事,连写博客都是一种难以下手的“躁动”,
最近我觉得,
似乎写博客就是一种躁动了,无处言语的躁动,
有些事总是难以沟通,有些人总是难以相处,不是什么都可以说了,
渐渐的在工作中感觉到,畅所欲言的生活过去了,
而总是充满挑衅和不满的我,似乎总是对这样的环境小心翼翼又一时大意,
勿谈国是,勿谈人是,
这是一个很早就有的自我改变的目标,但总是难以实现,
很多的不满和抱怨总想找一个倾泻的地方,
刚才打开了艾未未的博客,
艾未未是谁?之前也不太清楚,昨天在推特上看到有人推,说艾未未也加入了WordPress的阵营,
就访问了,终是网络的速度影响了心情,反正是陌生的无关紧要的人,何必执着于是否能访问到……
今天看了堆积1000+的Google Reader,Solidot里面有一个PO提到了:
Twitter下线,艾未未上线
艺术家、建筑设计师和“鸟巢”设计顾问艾未未创建了Twitter和fanfou帐号,数小时内其跟随者就超过了千人,创下中文Twitter圈的新纪录。
艾未未?
OK,我承认我昨天看了一眼就记住那个很好记的域名:blog.aiweiwei.com ,
呵呵,身为半桶水的IT人士,对这样的字符串总是有敏感的。
也是,在“艾未未”这样的关键词刺激下,访问了她(他?)的博客,
看到了大多数是关于四川关于那场大震动的事件,
其实我不敢确定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谈论这些东西是否安全,但是我觉得我应该说一说,
在Mr. 21的“关于”里面我说过一句话,
“对国家对政治有一定的见解和偏激,不过通常不会在私有场合发表相关的言论,因为这很危险。”
但是,我还是觉得,看艾未未博客的这些那些,我应该具备一点起码的社会责任感,
即使我曾经在Twitter和嘀咕上畅所欲言评论那场所谓的“周年祭”,但那些确说明了我的畏畏缩缩,
摘抄一部分个人愚见,然后继续,
- 总理在给死难的孩子行礼,边上那些傻X鼓掌啥……
- 也许,灾区的人们已经脱离了那些恐怖的阴影,但是,CCAV随时都在反复提醒他们:一年前,你们地震了,你们的亲人朋友死了很多……
- 对他们的关注应该够了,话说,现在他们什么都不缺,应该还给他们一个正常的生活,而不是在一年后的今天依然把汶川人当难民。如果说为了歌功颂德,那就……
- 物质,我想需求应该不会很大,主要是精神上的抚慰,但是反复这样的去唤醒他们对一年前的回忆,就像反复在伤口上撒盐……
- 别用怜悯的眼光去看汶川,他们需要正常的生活。过度的关爱关注,会让他们沉溺其中无法自拔,永远认为自己是需要被关爱的弱者。
恩,就像上面所写的,
我的观点是不应该给予过多的关注和宣扬,他们不是可怜虫,他们只是不幸遇到了一场灾害。
如是这样,我们需要祭奠的日子多了去了。
但是,我说的也就是些不痛不痒的废话,事实上最需要受关注的核心:建筑质量、豆腐渣,
我一直刻意去忽略,也许是躲猫猫、也许跨省追捕、也许……反正就是畏畏缩缩了,
但是今天,我觉得一个具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的博客,
应该关注,扩大影响,让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、大白于天下,
其实我们不是为了追究什么,也不是为了给GOV添乱,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公道,
给逝去的人一个瞑目的事实,给民众一个勇于承担有担当的GOV,
历史上,国家的陨落总是源于民众对GOV的失望、源于GOV公信力的丧失,
事实很多人都在说了,我摘抄一些来自艾未未博客的片段,
至少让我明白,我需要将此传下去,即使说过的人千千万万,那我就当一名传道者好了。
- 四川政府再次表示,将不追查在地震中倒塌学校的质量问题,理由是,在地震的震级大于建筑的防范级别时,所有的损失都是当然。
- 如果你听不明白,可以这样说,由于你在一条必然要下沉的船上,这时无论是谁杀了你都是无罪的,因为反正你难逃一死。或者是说,都南京南京了,强奸当然就只能是个娱乐。
- 没有解释清楚的是,在重灾区的一百多所学校中,由于校舍倒塌致死亡超过一百人的只有十四所学校,即使是在八级地震中,另外的九十所学校并没有倒塌现象。
- 而在倒塌的十四所学校中,并没有统一的倒塌规律,有开间大的教学楼倒塌,有的教学楼没塌,反而是宿舍楼塌了。有年久失修的危楼没有倒塌,而后建的新楼却塌了。同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塌了,而教师办公楼不塌。学生死亡最多的北川中学和聚源中学周围的许多楼房并没有倒塌。
- 再就是强调不同年代的建筑规范的设防标准不同,死者死于制度之下,就没有责任人。没有说清楚的是,在那些倒塌的学校中,哪一座楼是属于哪一个年代的什么标准的建造的,这事有那么复杂吗。
- 还有说法是,倒塌后由于救援的翻动,造成了取证困难和不可能。这等于是说,被强奸后要趴在床上别动,否则你就哭泣一辈子吧。
只要有压迫,就会有反抗,越压迫,越反抗。
Btw,六一儿童节快乐!